龙炎辉
一代宗师

[摄影]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

1对焦是什么

对焦是成功拍摄的重要前提之一,准确对焦可以让主体在画面中清晰呈现,反之则容易出现画面模糊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失焦”。

一个完整的拍摄过程往往如下所述。

首先,选定光线与拍摄主体,完成构图操作。

然后,通过操作将对焦点移至拍摄主体上需要合焦的位置,例如,在拍摄人像时通常以眼睛作为合焦处。

最后,半按快门启动相机的对焦、测光系统,并完全按下快门结束拍摄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对焦操作起到确保照片清晰度的作用。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2对焦点与照片清晰区域之间的关系

对焦点决定了拍摄场景中焦平面的位置,同时也使照片的清晰与模糊区域出现了相对明显的分界线。每一个摄影师都必须明白当对焦点在场景中变化时,照片的清晰与模糊区域是如何变化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照片的清晰区域出现在错误位置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左图对焦点在前面的玩偶上,右图对焦点在后面的玩偶上

3不适于充当对焦点的对象

由于相机的对焦原理是基于对象间反差的,因此,所拍摄的对象反差越大,越容易对焦。例如,拍摄白纸上的黑字或黑纸上的白字均极易对焦,因为文字与背景的反差很大。

但是,如果拍摄白纸上写的嫩黄色字或黑纸上写的深红色字时,则对焦难度将高于前者,因为文字与背景的反差缩小了。

当拍摄的是一张没有内容的纸时,无论这张纸是什么颜色,均无法对焦,因为拍摄对象上没有相机可以捕捉的反差细节。

因此,并不是所有对象都能够充当对焦点,无或低反差的对象不适合充当对焦对象,如大块白云,纯净的水面、冰面、墙面、纯色的背景布等。在拍摄时应该尽量避免拍摄此类对象,或采用手动对焦的方法拍摄此类对象。

4对焦与照片的清晰度

照片中细节的可分辨性即为清晰度,在一张照片中能够辨识出来的细节越多,画面看起来就越清晰。除了镜头的质量、所使用的光圈是否会产生衍射效应等因素外,对焦的质量对照片清晰度影响是最大的。

除了物理性的清晰度之外,还有一种是视觉感受上的清晰度,又被称为清晰感觉。对比度强的画面看起来比对比度弱的画面给人感觉更清晰。

清晰度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表现效果,因此,任意一位成功的摄影师必然具备精湛的对焦技术,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精确对焦。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这张照片中的水滴看上去清晰、锐利,是因为在拍摄时不仅使用了实时显示拍摄方式,还采取了架设三脚架、使用快门线、预升反光镜等多项措施

5重构图与失焦

许多摄影爱好者都按先对焦,再调整相机位置重新构图的方法进行拍摄,但按此方法拍摄时,往往发现拍摄出来的照片多多少少会出现主体模糊的情况。其原因是由于重新构图时,摄影爱好者往往会轻微地前后移动相机,这样的调整会改变合焦时确定的焦平面。如果拍摄时所使用的光圈较小,失焦的现象不会很明显,但如果使用较大的光圈拍摄景深非常浅的画面时,失焦现象会变得很明显。

因此,完成对焦后如果需要重新构图,必须平行移动相机,不可前后移动相机,也不可倾斜相机。

由于昆虫位于画面的左侧,对焦点不能够覆盖,因此需要对焦后再重新构图,为避免出现失焦的现象,使用了三脚架来固定相机,并在对焦后平行移动相机完成构图

6最近对焦距离

最近对焦距离是指能够对拍摄对象合焦的最短距离。也就是说,如果拍摄对象到相机成像面的距离小于该距离,那么就无法完成合焦,即与相机的距离小于最近对焦距离的拍摄对象将会被全部虚化。

在实际拍摄时,摄影师应根据拍摄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拍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镜头。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用一只眼睛还是两只眼睛

许多摄友将对焦想象成为射击,因此注视取景镜的眼睛是睁开的,而另一只眼睛处于紧闭状态。

如果拍摄时处在一个较安静的场所,所拍摄的也是处于静止或半静止状态的对象,则这种对焦瞄准状态并无不可。

但如果摄影师身处喧闹的环境,或所拍摄的对象处于运动中,则这种对焦瞄准状态并不可取。

首先,在喧闹的环境中,来往的行人可能与摄影师发生碰撞;其次,如果拍摄的是运动对象,睁开另一只眼睛有助于查看其运动方向,以进行连续跟踪拍摄。例如,在拍摄飞行速度较快的蝴蝶或蜻蜓时,可以利用睁开的另一只眼睛观察其下一处落点,以避免其飞出取景范围后不知所踪的尴尬。

一定要注意按下快门的力度

经常在实拍活动与网络讨论中见到摄友报怨,虽然使用了各种对焦技巧,但仍然无法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根据笔者观察与亲身体验,发现有一个很小的问题被这些摄友忽略了,即在拍摄时按下快门的力度。

简单地说,当手持相机对焦后,按快门一定要轻快,按下的力度不能大于使相机发生位移的力度,否则就有可能使相机发生移动,从而拍摄出模糊的照片。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这张照片如果不放大仔细看,整体效果还算良好,但如果放大到100%观看,就会发现画面中的景物都出现了虚影,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按下快门时用力过猛导致的

常见拍摄题材的正确对焦位置

掌握前面章节所讲述的各种对焦技巧后,还必须要了解在拍摄时应该如何确定对焦位置,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拍摄题材的推荐对焦位置。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1对焦是什么

对焦是成功拍摄的重要前提之一,准确对焦可以让主体在画面中清晰呈现,反之则容易出现画面模糊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失焦”。

一个完整的拍摄过程往往如下所述。

首先,选定光线与拍摄主体,完成构图操作。

然后,通过操作将对焦点移至拍摄主体上需要合焦的位置,例如,在拍摄人像时通常以眼睛作为合焦处。

最后,半按快门启动相机的对焦、测光系统,并完全按下快门结束拍摄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对焦操作起到确保照片清晰度的作用。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2对焦点与照片清晰区域之间的关系

对焦点决定了拍摄场景中焦平面的位置,同时也使照片的清晰与模糊区域出现了相对明显的分界线。每一个摄影师都必须明白当对焦点在场景中变化时,照片的清晰与模糊区域是如何变化的。

只有这样才能在照片的清晰区域出现在错误位置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左图对焦点在前面的玩偶上,右图对焦点在后面的玩偶上

3不适于充当对焦点的对象

由于相机的对焦原理是基于对象间反差的,因此,所拍摄的对象反差越大,越容易对焦。例如,拍摄白纸上的黑字或黑纸上的白字均极易对焦,因为文字与背景的反差很大。

但是,如果拍摄白纸上写的嫩黄色字或黑纸上写的深红色字时,则对焦难度将高于前者,因为文字与背景的反差缩小了。

当拍摄的是一张没有内容的纸时,无论这张纸是什么颜色,均无法对焦,因为拍摄对象上没有相机可以捕捉的反差细节。

因此,并不是所有对象都能够充当对焦点,无或低反差的对象不适合充当对焦对象,如大块白云,纯净的水面、冰面、墙面、纯色的背景布等。在拍摄时应该尽量避免拍摄此类对象,或采用手动对焦的方法拍摄此类对象。

4对焦与照片的清晰度

照片中细节的可分辨性即为清晰度,在一张照片中能够辨识出来的细节越多,画面看起来就越清晰。除了镜头的质量、所使用的光圈是否会产生衍射效应等因素外,对焦的质量对照片清晰度影响是最大的。

除了物理性的清晰度之外,还有一种是视觉感受上的清晰度,又被称为清晰感觉。对比度强的画面看起来比对比度弱的画面给人感觉更清晰。

清晰度会直接影响画面的表现效果,因此,任意一位成功的摄影师必然具备精湛的对焦技术,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精确对焦。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这张照片中的水滴看上去清晰、锐利,是因为在拍摄时不仅使用了实时显示拍摄方式,还采取了架设三脚架、使用快门线、预升反光镜等多项措施

5重构图与失焦

许多摄影爱好者都按先对焦,再调整相机位置重新构图的方法进行拍摄,但按此方法拍摄时,往往发现拍摄出来的照片多多少少会出现主体模糊的情况。其原因是由于重新构图时,摄影爱好者往往会轻微地前后移动相机,这样的调整会改变合焦时确定的焦平面。如果拍摄时所使用的光圈较小,失焦的现象不会很明显,但如果使用较大的光圈拍摄景深非常浅的画面时,失焦现象会变得很明显。

因此,完成对焦后如果需要重新构图,必须平行移动相机,不可前后移动相机,也不可倾斜相机。

由于昆虫位于画面的左侧,对焦点不能够覆盖,因此需要对焦后再重新构图,为避免出现失焦的现象,使用了三脚架来固定相机,并在对焦后平行移动相机完成构图

6最近对焦距离

最近对焦距离是指能够对拍摄对象合焦的最短距离。也就是说,如果拍摄对象到相机成像面的距离小于该距离,那么就无法完成合焦,即与相机的距离小于最近对焦距离的拍摄对象将会被全部虚化。

在实际拍摄时,摄影师应根据拍摄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拍摄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镜头。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用一只眼睛还是两只眼睛

许多摄友将对焦想象成为射击,因此注视取景镜的眼睛是睁开的,而另一只眼睛处于紧闭状态。

如果拍摄时处在一个较安静的场所,所拍摄的也是处于静止或半静止状态的对象,则这种对焦瞄准状态并无不可。

但如果摄影师身处喧闹的环境,或所拍摄的对象处于运动中,则这种对焦瞄准状态并不可取。

首先,在喧闹的环境中,来往的行人可能与摄影师发生碰撞;其次,如果拍摄的是运动对象,睁开另一只眼睛有助于查看其运动方向,以进行连续跟踪拍摄。例如,在拍摄飞行速度较快的蝴蝶或蜻蜓时,可以利用睁开的另一只眼睛观察其下一处落点,以避免其飞出取景范围后不知所踪的尴尬。

一定要注意按下快门的力度

经常在实拍活动与网络讨论中见到摄友报怨,虽然使用了各种对焦技巧,但仍然无法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根据笔者观察与亲身体验,发现有一个很小的问题被这些摄友忽略了,即在拍摄时按下快门的力度。

简单地说,当手持相机对焦后,按快门一定要轻快,按下的力度不能大于使相机发生位移的力度,否则就有可能使相机发生移动,从而拍摄出模糊的照片。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这张照片如果不放大仔细看,整体效果还算良好,但如果放大到100%观看,就会发现画面中的景物都出现了虚影,这种情况就是由于按下快门时用力过猛导致的

常见拍摄题材的正确对焦位置

掌握前面章节所讲述的各种对焦技巧后,还必须要了解在拍摄时应该如何确定对焦位置,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拍摄题材的推荐对焦位置。

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认识对焦


#1楼
发帖时间:2015-09-12 12:36:26   |   回复数:3
cg07218
一代宗师
感谢楼主分享!支持一下!
2015-9-12 #2楼
龙炎辉
一代宗师
可以看看哦
2015-9-12 #3楼
ALLEN820213
隐世仙人♂
感谢楼主分享!!!
2015-9-13 #4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