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Q呆
一代宗师

[图书类] [PDF] []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扫描版[PDF][驴链]

-->
中文名: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作者: (英)汤因比
译者: 晏可佳
张龙华
图书分类: 哲学/宗教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扫描版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号: 7220042094
发行时间: 1998年09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介绍: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是当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论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著作。原是作者1952年及1953年连续两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吉福德讲座的讲演稿,后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1956年结集出版,1979年再版,并附作者1974年所写短文一篇(黑暗中的探索)扼要总结了他的全部宗教思想。

  汤因比的宗教观从他的历史观引申出来。他把“文明”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认为世界史由21个或26个平行的文明社会所构成,这些文明看起来处于不同的时代,但实际上它们处于同一时代。每种文明都有其产生,繁荣,衰落和死亡的历史过程,他认为,这不是说文明的历史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果是这样,这就是毫无意义的了。他认为,按照以色列、犹太、伊朗的先知者的见解,历史并不是循环的过程,也不是机械的过程,而是在这个狭小的世界舞台上有主宰地逐步前进地执行神的计划。人们可以看到这些神的有计划的启示,但人不能观察到并理解这种神的计划。汤因比认为文明发展不是因为种族的关系,也不是因为地理条件,而是由于环境的挑战引起人们起来应战,挑战与应战循环往复,就产生了文明。应战是由有创造性的少数人所做出的,但得到多数无产者的模仿与服从,即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斗争是艰难的,一个挑战克服了,又有了新的挑战;一个应战胜利了又会有新的应战。因此有创造性的少数人又会有“退隐与复出”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到文明发展史的曲折性。

  汤因比认为,社会的解体不是平坦的、直线形的,而是经过溃败、重整旗鼓、又溃败的交替过程,在这个垂死颠簸的过程中就产生了新的宗教教会,从而产生了新的精神力量与新的社会。基督教就是这样接替罗马帝国的遗产而形成西方基督教文明的。在中国,秦汉帝国就像罗马帝国,大乘佛教就像基督教。垂死的政治衰落了,产生了新的宗教文明,这种例子在世界史中有十几个。汤因比就是在这种历史观的基础上论述宗教的。

  汤因比认为,东西方诸历史观的演变,其本质莫不是为了人类本性中的自我中心。希腊文明以前各种原始宗教形态,以及高级宗教中遗留的自然崇拜因素与人类心理水平有对应关系。偶像化的区域共同体的崇拜对象为人类集体权能,古代埃及的太阳神崇拜、中国的孔子崇拜、希腊城邦的诸神崇拜都是例子。偶像化的帝国共同体是对某些由武力夺得大帝国宝座的统治者如罗马帝国的恺撒的神化,它与大范围文明体系有密切的关系。自我圆成的哲学家的偶像化是对人类精神个体的祟拜,小乘佛教徒、苏格拉底及孔夫子乃是此种崇拜形式的典型。他们追求自身人格的完美境界,强调自身精神的超越,并不以人类的总体命运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汤因比强调的是高级宗教的显现,他认为人类迄今已有东西两大系列六种高级宗教。东方系列:印度教和佛教;西方系列:琐罗亚斯德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的共同本性是:宣称有某种超越人类精神的终极精神的存在,立志祛除人类自我中心的原罪,提供解脱世间痛苦的途径。高级宗教与偶像化的世界帝国发生冲突,最后高级宗教战胜旧有的崇拜形式。基督教会初创时期与罗马帝国的冲突与这种冲突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高级宗教战胜了旧有崇拜之后,高级宗教从精神布道向世俗事务转变,从此教会干预旧秩序的方式并不局限于精神方面,而要替代政府机构,这就不可避免地沾染了自我中心这个它们所应当消灭的东西,从而陷于世俗的陷阱而为人所弃。

作者介绍:

  阿诺尔德·J·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卒于1975年10月22日。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毕业,曾任该校研究员(1912-191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作(1915);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1919)。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1924)、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1925)、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1943-1946)。

  1921年他计划巨著《历史研究》,1927-1928年着手写作。 1934-1961年出版了12卷,评述世界历史。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因其他事务(1939-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1943-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

  一生著作颇多,主要有《历史研究》12卷,先后于1934-1961年出版,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另外还有《民族与战争》(1915)、《希腊的历史思想》(1924)、《1924-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经受考验的文明》(1948)以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等。

内容截图: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部高级宗教的萌芽
第1章历史学家的观点
第2章自然崇拜
第3章人的崇拜:区域社团的偶像化
附录:“摩洛”和莫尔克
第4章人的崇拜:统一社团的偶像化
第5章人的崇拜:一个自我圆成的哲学家的偶像化
第6章高级宗教的出现
第7章高级宗教和偶像化的统一帝国的接触
附录:基督教殉教者反对罗马的兵役
第8章高级宗教从精神使命向世俗任务的转
第9章高级宗教和哲学的接触
第10章宗教制度的偶像化

第二部宗教在西方化的世界
第11章近代西方文明的优势
附录:17世纪对当时反叛宗教狂热主义的精神代价的种种预见
第12章世界抵制早期近代西方基督教
附录:17世纪两位西方观察家对于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工具的西方基督教的观点
第13章西方基督教生活方式的式微和17世纪西方人反对西方基督教传统
附录:17世纪的同时代人对西方反叛西方基督教传统的表述
第14章17世纪西方生活的世俗化
附录:17世纪同时代人关于西方反叛权威原则以及采纳观察和实验方法的表述
第15章世界对世俗化的晚近西方文明的接受
附录:17世纪西方同时代人关于反叛西方传统宗教不宽容的表述
第16章两种希腊罗马偶像的重建
第17章战无不胜的技术专家的偶像化
第18章20世纪世界宗教概览
附录:17世纪对西方反对宗教不宽容的反应
第19章将人类宗教传统的本质与非本质连生物分离开来的任务
第20章自我、痛苦、自我中心和爱
附录:黑暗中的探索




ed2k://|file|%5B%E4%B8%80%E4%B8%AA%E5%8E%86%E5%8F%B2%E5%AD%A6%E5%AE%B6%E7%9A%84%E5%AE%97%E6%95%99%E8%A7%82%5D.%28%E8%8B%B1%29%E6%B1%A4%E5%9B%A0%E6%AF%94.%E6%89%AB%E6%8F%8F%E7%89%88.pdf|8727022|9328b91c4d6fc5aaf02b67d9075eaa93|h=ucs2m2j3zssltlozu2nxhqdk5ehetqal|/

#1楼
发帖时间:2012-09-10 15:29:24   |   回复数:1
zxyh
江湖小虾
中共四位政治局常委先后就钓鱼岛问题表态
2012-9-12 #2楼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