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の柒_寶の·
一派掌门

[] 八十年代的经典十大[怀旧]

-->
引用:
童年时代对你影响最大的十个公众人物:  

  小虎队:三个青涩的男孩,以及那些关于爱情的,最初的歌声。  

  雷锋:曾被神化过,但无可取代的榜样式偶像。  

  赖宁:以身扑火的瘦弱少年,安眠于石棉小镇。  

  鞠萍: 80年代孩子心中讲故事姐姐,永远停留在笑容可掬的青春时代。  

  周恩来:政治成就与人格魅力的集大成者。  

  郑渊洁:童话大王叔叔,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制造者,他怎么会有那么多奇思妙想呢?  

  刘德华:一曲神雕之恋,虽然青涩,却是如此深刻的少年记忆。  

  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典型榜样,与雷锋同为一代楷模  

  赵雅芝:犹记万人空巷,回眸一笑,千年犹在眼前,那样的美丽贤淑,前无古人,后亦无来者。  

  翁美玲:虽离去经年,桃花岛上,美人依旧,只是再无那样娇俏的软语,叫着“靖哥哥”。
引用:

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十本书:  

  《机器猫》:胖滚滚的叮当猫与受气包大雄的完美组合,很多孩子想拥有那个神奇口袋。  

  《安徒生童话》:如果我是小人鱼,是用那把刀刺向王子的心脏,还是任由太阳升起,自己化为泡沫——每个女孩子最初的辨证法问题。  

  《皮皮鲁与鲁西西》:不知道有多少次,哆哆嗦嗦地打开衣柜,好奇地窥探,有没有皮皮鲁兄妹家的隧道与309暗室。  

  《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下雨要打雷,为什么水开壶盖会动……?”,原来世界就是这么简单。  

  《格林童话》:从这里知道童话的结局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365夜》:盼望夜晚来临,妈妈从枕下拿出厚厚的,边缘已经微微起皱的书,开启日复一日的故事世界  

  《西游记》:在四书五经的年代,孩子们唯一的童话。  

  《三毛流浪记》:苦孩子的流浪故事,这一套小连环画如今已是奇货可居。  

  《七龙珠》:如泰山压顶的繁重课业中,恐怕只有小悟空,能带我们神游四海,只可惜续集远没有本集精彩。  

  《一千零一夜》:那些故事那么长啊,那个传说中残暴的国王是如何有耐心听下去的
引用:
80年代十大经典游戏:  

  丢沙包:非常训练敏捷性,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算解脱,有点象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斗智斗勇。砸在身上挺疼的,打击敌手的同伴可是用了全身的力气啊。  

  跳皮筋: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你能解释它的含义吗?皮筋歌谣,童年的无厘头话语。  

  捉迷藏:你最爱的藏身地点是哪里?床下,窗帘后面,还是小淘气爱去的大衣橱?  

  超级玛丽:你能吃到所有隐藏在墙壁里的金币和蘑菇吗?  

  魂斗罗:老师痛恨的一种游戏,CS的雏形,里面有傻乎乎的机械蜘蛛在狂发子弹。  

  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快跑快跑捉住她,快跑快跑捉住她……  

  俄罗斯方块:当奇形怪状的方块堆满屏幕,一只小猪出来说:“笨啊!”时,总会无比失落。  

  老鹰捉小鸡:“鸡妈妈”张开的双臂,尖叫着逃跑的一串“小鸡”,最初的团队合作游戏。  

  跳格子:最廉价的游戏, 锻炼脚的控制力。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还能画出那个格子的图形吗,犹如一枚即将冲天而起的火箭。  

  过家家:最美丽的游戏版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引用:
80年代十大经典玩具:  

  变形金刚:第一个成功的动画片附加产品。  

  呼啦圈:现在更多被用做减肥的工具。  

  皮筋:我一直在疑惑,当它上升到脖子的高度时,是如何能够成功跳过去的?  

  橡皮泥:橡皮泥的惊天大秘密是,干了以后可以当作橡皮使用。  

  肥皂泡:富于美丽幻想的游戏,总在无意间将肥皂水咽进肚子里。  

  小霸王学习机:比家庭电脑先一步普及的新概念电子化学习方式。  

  跳棋:竞赛工具,从此有了在方寸之间摩拳擦掌、运筹帷幄的概念。
弹弓:以前是攻击小鸟的工具,为了环保,现在只能用来打东方不败家的玻璃。魔方:你有过成功的经历吗。  

  任天堂:最早的游戏机,令孩子们废寝忘食。  

 西游记:最初的魔幻世界,可惜争论最多的不是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而是两个唐僧谁更漂亮的问题。  

  聪明的一休:格滴格滴格滴格滴……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80年代初孩子们间的流行词汇  

  唐老鸭:如果没有李扬的配音,这只呱呱叫的鸭子和它的搭档们就没有那么可爱了。  

  黑猫警长:国产动画的先驱,为惨死的白猫GG而落泪。  

  圣斗志星矢:偶像崇拜从这里开始,女生的小秘密是,更为出色的圣斗士,究竟是紫龙还是瞬?  

  葫芦娃:随风摇曳的小葫芦里,盛满了对于下一集的期待,虽然知道妖怪一定会被杀死。  

  忍者神龟:让我们记住了很多名人的名字,比如爱因斯坦、米开朗基罗。  

  变形金刚:擎天柱、惊破天,这些名字和玩具金刚一起在我们的脑海中刻下痕迹。  

  新白娘子传奇: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对于这古老偈语的纯洁诠释。  

  蓝精灵: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那蓝精灵……圆头圆脑的蓝精灵与凶狠的格格巫斗法,有没有人统计过,那时全国有多少只被起名叫“阿兹猫”的可怜猫咪呢?  
引用:
童年时代十大校园特色生活:  

  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开始了……其实绝大部分人的动作是不准确的。  

  小红花:最有效的激励制度。  

  罚站:非素质教育的常用手段。天气好时是一种福气,可以在门外看看蓝天,附加的往往是罚做作业和叫家长到学校。  

  罚抄生字一百遍:写着写着就已经睡着了,完全不记得写的什么。  

  放学排队走:往往走不出十米队伍已经散了,直奔小吃摊和玩具摊而去。  

  出黑板报:最初的宣传意识由此诞生。  

  上课手背后脚对齐:一节课下来那叫一个累啊,长大后发现这是军训的一部分。  

  元旦联欢会:一年中除放假外最幸福的时刻,教室的灯管往往被缠的五颜六色。  

  老师上示范课:老师会在这时极力模仿普通话,并且叫起好学生回答问题。  

  学雷锋小组:黄昏中为五保户老奶奶担水,成了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引用:
童年时代十大经典校园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校园最流行歌曲TOP1,旋律优美,虽经年累月,仍传唱不衰。  

  《水手》:《心太软》之前,妇孺皆知的第一首流行歌曲。  

  《一休哥》:最经典的演唱方式是,边唱边模仿擦日式木地板的动作。  

  《歌声与微笑》:学校间联谊时的常用歌曲。  

  《少先队队歌》:从戴上红领巾到走出校门,伴随我们最久的歌声。  

  《小草》:甘于平淡和奉献的哲理歌曲,赵本山的改造版似乎比原版更受欢迎。  

  《种太阳》:晚会的必唱之歌。  

  《青苹果乐园》:校园里偷偷流传的爱情歌曲,被抄在精致的本子上,上课时偷偷拿出来看一看,脸红心跳。  

  《冬天里的一把火》:没有一首歌,能带给当时的我们那样的震撼。  

  《妈妈的吻》:母亲节时仍然被人常常怀想。
引用:
80年代生人之童年的经典:校园十大经典特色生活  
  

  1.放学排队 虽然每天放学都要排队,但绝对的神形俱散,需要极大的外力才能压制成一长条形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毛老人家的话,一句顶万句.一边学习,一边长个子,可谓”知行合一”了.  
    
   3.崇拜小虎队 虽然现在一看酥油朋就腻味,但当时敢不喜欢,也是一种大逆不道! :P  
    
   4.抄歌词 没有电脑,没有因特网...最重要是没有钱! 所以\"人是第一生产力\",有时间就赶快抄吧,顺便练练字.  
    
   5.开运动会 小学生的奥斯卡颁奖晚会,绝佳的社交场所.谁在比赛,比赛什么并不重要,五彩斑斓的小人书,千奇百怪的小零食,以极高的频率传递.最痛苦莫过于憋出每天一篇的表扬稿.跟奥斯卡明星上台感谢得没完没了一样,千篇一律的XX班XXX同学下定决心,不怕艰难,顽强拼搏....终于赢得了第X名,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XX精神....  
    
   6.赶暑假作业 暑假快结束时的头等大事.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两本每天一页的暑假作业,通常是迅雷之势完成.但最要命的是每天一篇的日记,真难为我一天憋出二十篇来,从此落下了见什么都要抒发一通情感的毛病.  
    
   7.上特色班 灾难深重的特色班就是从我们那时兴起的,学弟学妹们的煎熬之苦兄弟我也是尝过的呀.新时代最黑暗的教育特色之一.  
    
   8.比小红花 一面墙上,一张大纸,一个橡皮图章,也是老师神权的象征之一.敢不听话?嘿嘿,就看着别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吧!  
    
   9.罚写错字 time and time again,我总是怪自己,为何会这样的不小心!  
    
   10.上课拖堂 \"老师,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你就快下课吧\"
#1楼
发帖时间:2007-05-15 13:54:59   |   回复数:22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