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龙
一派掌门

[] [汶川相关]理想居所的假想

-->
                   理想居所的假想
    首先声明一点,我对于建筑学、材料学是门外汉。此次汶川大房坍屋塌不计其数,汶川及周边地区几成废墟,而伤亡人数更达数万之多——这是人类对抗自然的一场惨败。如果说是此次灾难的主谋,那么劣质建筑物便是帮凶。那些外表高大结实的建筑,瞬间便化为了瓦砾灰尘——人们居然托庇于这样的建筑,居然称这么脆弱的房屋为家,真是令人震惊而瞠目。
    其实每一个生活在劣质建筑物中的人,都处于危险境地。一旦这个魔鬼不邀而至,命运实难预料。而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住上舒心而安全的房屋,这也是无奈之事。好在大多数人都居住在所谓的频率不高的地区,一时倒也无妨。
    这几天看着电视中灾区的残垣断壁,郁闷之余,心中不免琢磨,真正的理想居所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人类并不是造不出抗震性能上佳的建筑,只是技术、材料的成本太高,无法惠及普通大众而已。如果将来解决了技术、材料的成本问题,大约便能造出性能理想而又经济实用的房屋来,使人类得到“安居”。这算是最“基础”的想法吧。
    我的一个想法是,如果未来有一天,人类的经济实力大幅上升,能把居住在高发地带的人们迁移至相对安全的地带居住,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地球上许多地方,如沙漠戈壁、干旱苦寒、超高海拔等地区,都是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处所,能不能把那里的人们转移至适宜居住的地区呢?这乍听起来有些荒谬。不过也未必。打个比方吧,每年全世界援助非洲的款项都不少,若把这么多年的救援款项累积起来,安置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非洲人,恐怕绰绰有余吧。只是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实在太大,惟有期之遥远的未来,现在只能憧憬一下。有些跑题了。
    看过不少文章,都对未来人类的住宅作了假想。有人预测人类在未来,建筑技术取得了突破,可以建造万米以上的、真正的“摩天楼”,迪拜塔与之相比,只是积木而已;有人提出,未来人类的房屋是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住腻了,可以将房屋运输到其他城市;有人提出在未来可以安全地使用核能,每个家庭都装备一个小型反应堆,彻底解决能源问题;也有人设想在海中、地下乃至空间站居住,等等。
    总之,真正理想的居所似乎应该是这样的:它足够结实,足以抗御等自然灾害;足够舒适,不但宽敞明亮,而且设备先进,性能优越,带给人便利与享受;足够安全,可以把再高明的梁上君子拒之门外……这样的居所应该算是比较理想吧?当然,对于思维丰富、雅好幻想的朋友来说,这样的房屋只是“一级建筑”而已,还有极大的“升级”余地,呵呵。
    以上就人类居住问题随便侃两句,也算是汶川以来的一点“心得”吧。大家若有好的奇思妙想,不妨也来谈谈,彼此交流一下。
                                         2008-5-21
#1楼
发帖时间:2008-05-21 23:19:31   |   回复数:12
游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