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哎呀
一代宗师

[] 《白雪公主与猎人》银幕暗黑童话:从童话王国到冷酷仙境

-->
本帖最后由 无聊哎呀 于 2012-6-22 19:17 编辑






     大银幕上有《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白雪公主与猎人》,小荧屏上有《童话镇》《格林》,随着2012“末世”的来临,一股对传统童话重新包装演绎的“妖风”正在欧美的影视圈劲刮,现在看来,那个已经被无数影视观众们熟悉到每一个毛孔的童话王国,似乎正在演变成一个陌生、严酷、阴暗的冷酷仙境。

      当然,要说童话王国变了,首先就得追究童话的“原本”——毫不夸张的说,这其实是个不可能的任务。咱们中国观众所熟悉的西方童话,主要是源自《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几个翻译、引进的经典文本,但这“经典”本身,就是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以《小红帽》为例,据说广为流传的版本就有一百多个,大家最熟悉的,自然是《格林童话》里头那个,但根据哈佛教授齐奥科斯基的考证,《小红帽》的故事原型最早见于11世纪早期比利时境内教会学校里一部语文教材中的一首拉丁文诗(见齐氏著作Fairy Tales from Before Fairy Tales),诗中并无恶狼食人的情节,倒是凸显了宗教教化的主题。经过800余年的流传、演变后,经由格林兄弟的搜集、整理、加工,才呈现为现在这副模样。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格林童话》诞生在19世纪初的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斯时的版式情况和内容编纂跟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已然迥异——据说《格林童话》在当时就有6、7个版本,现在广为流传并引进我国作为儿童读物的,其实是经过删节的“洁本”,这本书的原貌究竟如何,也得经过专业的版本学研究才好下结论。

      所以,要说《小红帽》的故事“原本”究竟是个什么样貌,恐怕谁也不知道。齐奥科斯基教授找到的那首拉丁文诗作之前,还有没有《小红帽》的故事,那就得留待今后的研究了。格林兄弟主要依据哪个版本改编,也未可知。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观众所熟悉的影视世界里的“童话王国”,并不是这些童话甫一诞生的“原型”,而是被好莱坞——特别是迪士尼——精心包装后,通过一个个符合“海斯法典”以及日后的电影分级制度的老少咸宜的“合家欢”故事所建构起来的。譬如白雪公主,故事原型原来主要来自“洁本”的《格林童话》,可主人公究竟是个什么气质,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斯诺·怀特”,直到1937年,迪士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载歌载舞的乐趣和举家同乐的情调,奠定了迪士尼童话王国的第一块基石,此后,一部又一部经典童话被迪士尼打造出来,事到如今——就像迪士尼的那个欢乐城堡logo一样——当今的影视观众已经在脑海里有了一副迪士尼式的“童话王国”的想当然样貌。

      大众文化的潮起潮落是颠扑不破的规律,“合家欢”玩久了,观众势必会腻歪。于是,随着新世纪的脚步,“黑暗童话”的时代逐渐来临(蒂姆·伯顿那种原创的不算),1998年,两个日本女作家用“桐生操”的共同笔名出版了《令人战栗的格林童话》一书,书中用似是而非的精神分析学方法重新拆解了一遍《格林童话》,两位作者号称结合了学者们关于格林童话的种种研究成果,以还原格林童话初版“原貌”的名义,把《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睡美人》等经典故事挨个重写一遍,全都“还原”成了**、血腥、残忍的重口味故事。桐生操的这一“成果”自然被严谨的学者所不容,但在大众文化中广受欢迎,被翻译成若干种文字,迅速传播开来。

      承接这一大潮,好莱坞立马迎头赶上。以《小红帽》为例,在2011年凯瑟琳·哈德威克执导的电影《血红帽》和ABC电视网(幕后老板正是迪士尼)的剧集《童话镇》里,狼吃人的主题都被演绎成了人狼的传奇,故事竭尽诡异、阴郁之能事,完全成了重口味的成人狂欢。而在2012年儿童节上映的《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和《白雪公主与猎人》里,《格林童话》-迪士尼所奠定的气质也被悉数改变——小矮人成了绿林强人,猎人带着公主满世界逃遁。

      当然,要说将“童话王国”篡改成“冷酷仙境”的典范,还得算那部《童话镇》,这部2011年ABC电视网首播的剧集,虽然逃不开对那部名为《成人童话》(Fables)的连载漫画的“抄袭”疑云,但剧中把经典的童话人物挨个“冷酷”了一遍,成功打造了一个因邪恶诅咒而产生的阴云密布的“童话镇”。

      话说回来,所谓“经典”,一定是会被不停的改写、重述的。特别是影视作品,如果照本宣科,翻来覆去一个样,那就彻底失去存在的意义了。事实上,只要改编得到位,怎样都行——黑泽明能把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改成《乱》,刘镇伟能把吴承恩的《西游记》变成《大话西游》,都在电影史里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今年的暗黑大潮以前,好莱坞对经典童话的改写早就不胜枚举,具体到西方童话领域,《史莱克》的粉墨登场,无疑在好莱坞掀起了新世纪重写童话的第一波热潮,梦工厂动画也正是凭借这股大无畏的解构姿态,把以“传统”、“经典”作为圭臬的迪士尼冲得七零八落,不过相较现在的“暗黑系”风潮,《史莱克》为代表的无厘头解构,还是要轻松得多——无非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玩“合家欢”。

      随着电子游戏、动漫这些ACG亚文化的影响,原来恐怖形象的正在变得越来越“亲和”(想想《暮光之城》里那些让少女们尖叫的吸血鬼和人狼帅哥吧),而传统童话里那些老掉牙的桥段,在失去当今观众的注意力之前,也不得不得用重口味的包装让自己“酷”一点,不然,习惯了智能手机和APP的年轻观众们,实在对老祖母的故事提不起兴趣来。


   
#1楼
发帖时间:2012-06-22 19:15:31   |   回复数:1
小凡人
武林盟主
编剧需另辟蹊径!

2012-6-23 #2楼
游客组